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图片相册 > 正文

    曾国藩:天下之人,败于两个字

    2018-05-06 12:44:29    浏览:0    点赞:0

    - 01 -

    立业不读曾国藩,阅尽诗书也枉然。


    年轻的时候比较少读曾国藩的书,觉得太正(枯)经(燥)。稍微年长一点就会发现,曾国藩的书里,到处都是道破天机的大实话。


    比如下面这句——古今天下之庸人,皆以一惰字致败;古今天下之才人,皆以一傲字致败。


    读第一遍觉得没什么,但仔细想想确实是这个理儿。


    一个惰,一个傲,古今天下多少人都栽到了这两个字上。



    - 02 -

    曾国藩说的“庸人”,可不是指智障。


    包括作者本人在内,大多数人都属庸人之列,即平常人、普通人。


    只要你生下来不是像哪吒那样长着三头六臂的官二代,这辈子就注定要不断努力。


    而努力最大的敌人,就是懒惰。


    徐彬在上海一家大型房产公司做店长,今年开春,店里招了十几名年轻销售。三个月试用期过后,徐彬决定让张铁山担任销售经理。


    众人不解:其他十几名销售有比他形象好的,有比他学历高的,有比他能说会道的,而张铁山的表现只能算是中等,为什么偏偏选他做经理?


    徐彬说,他选张铁山的理由有两个:他是每天最早到店里的;他的桌子上放着一本《岁月凶猛》。


    《岁月凶猛》是冯仑的“商业三部曲”收官之作,重点剖析了中国房地产的未来走向。


    徐彬说,张铁山这样的人,既是勤奋的,又是愿意学习的。虽然目前的业务能力还不够好,但前途不可限量。


    90%的人在智力上没有太大差异,最终出类拔萃的,是那些克服了自身惰性、愈发强大的人。



    - 03 -

    过于骄傲的人就像一只花孔雀,只顾炫耀美丽的尾巴,却忽视了裸露在外的丑陋屁股。


    许攸,东汉末年著名谋士,最后被自己人砍死了。


    因为帮助曹操烧了袁绍的粮仓,赢了官渡之战,许攸的尾巴就翘了起来。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功臣,动不动就点评领导(曹操)。


    别人都喊曹操“主公”,许攸却直呼其小名“阿瞒”。


    这就相当于你的发小长大后当了厂长,你却当着全厂员工的面喊他“二狗子”。


    再好的关系,也架不住这么不给面子。更何况,曹操是出了名的奸诈狠毒。


    但许攸的情商低至负数,依旧是张口“阿瞒”,闭口“阿瞒”,结果连曹操身边的士兵都看不下去了。


    许攸被杀的经过是这样的——


    许攸:“没有我你们根本进不了城。”

    将军:“你知道为了攻下这座城池我们死了多少兄弟吗?”

    许攸:“你们不过是一群泥腿子。”


    然后许攸就被砍死了。


    不论自己有多大的功德,都不要被此功德所误而生起骄傲,一定要保持之前的谦虚,让自己住在谦卑的低处。


    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,就是高手。 



    - 04 -

    回到曾国藩本人。他是个笨人,有多笨?


    听听下面这个故事——


    13岁那年的一个晚上,曾国藩在书房背一篇300字的短文,结果愣是背了三四个小时还没背下来。

    这时房梁上跳下一个小偷,一字不落的把文章背了出来,并对曾国藩说:“我实在听不下去了,你这么笨,还读什么书!”


    曾国藩同时代有很多名士。


    李鸿章17岁考中秀才;张之洞16岁考中秀才;左宗棠14岁考中秀才;梁启超11岁考中秀才;


    曾国藩16岁开始考,结果考了7次才勉强中了(倒数第二名)。


    后来曾国藩一举成名,人们归结了三个词。


    • 早起。


    • 耐烦。即不求快,不贪多,不弄明白誓不罢休。


    • 有恒。即坚持。


    唯天下之至拙,能胜天下之至巧。


    曾国藩成名后极其谦虚。按照当时清朝的制度,四品以下的官员坐四人抬的蓝色轿子,三品以上的官员坐八人抬的绿色轿子。


    但曾国藩官至二品的时候,坚持坐蓝色轿子,就是为了向同僚释放自己为人谦虚的信号。


    敬人者,人恒敬之。


    曾国藩的一生完美的诠释了什么是勤奋和谦虚。


    • 在人之上,要把别人当人;在人之下,要把自己当人。


    • 生为庸人,应当以勤补拙;生为才人,应当谦虚稳重。


    庸人惰,废;才人傲,亡。


    0
    !我要举报